本着“立足地方、辐射全国”的建设宗旨,自动化专业构建了适合地方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又能够面向全国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理论联系实际,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机器视觉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从事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工作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现有任课教师15人,其中教授职称2人,副教授职称5人,高级工程师职称1人,讲师职称3人,助教4人,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2人具有博士学位。此外,外聘双创导师2人,校企合作单位的高级工程师参与课程开发和授课。教师团队不仅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1)自动化专业在践行学校“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自身特点,深入落实“两主五共”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两主”即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五共”即学校和企业共享技术资源、共建课程体系、共建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精英班、共建创新工作室(双创平台)。
(2)在保持自动化系统设计、控制理论与应用、传感器与执行器等专业传统核心不变的前提下,专业方向侧重智能制造与工业自动化。新增开设了电子线路CAD、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组态软件技术、labview与虚拟仪器应用等特色实用课程,其中部分课程和企业进行共建,结合企业最新技术和需求,实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优化。
(3)将“三基一核五课一拓展”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育人体系和培养方案:“三基”指基本生活常识、基本人际关系能力、基本生活技能;“一核”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课”是足球课、摄影课、桥牌课、财商课和劳动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建设能力、审美能力、决策思维能力、财商能力和劳动观念;“一拓展”指素质拓展,如志愿服务、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活动节等素质教育活动。
(4)自动化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和工程经验的培养:自动化专业拥有和共享嵌入式实验室、PLC实验室、机器视觉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资源,学生在课程中会接触到实际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并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这种强调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真实的工程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经验。
(5)长期积累的行业经验和资源优势:自动化专业与行业内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这种长期积累的行业经验和资源优势使得自动化专业在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方面具备优势。
(6)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托专业内的“双创”课程教育以及与企业、其他专业共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工作室,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等通用技能。近年来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贵州省3D打印创新大赛等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获奖层次和人次屡创历史新高。
近三年来,自动化专业的校友遍布省内和沿海工业发达地区,他们在自动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自动化专业定期邀请优秀校友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在校学生交流,分享他们的经历和见解,为在校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专业的实习和就业积累了广泛的资源。
自动化专业与厦门力和行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泰豪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沃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与厦门力和行企业共建了机器视觉精英班、与苏州固锝企业共建了半导体芯片精英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了为企业和行业精准育人的目的,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历年来,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的供求比例一直都保持在1:10左右,就业去向主要是在系统集成、计算机软件硬件、机器视觉、半导体芯片和通信等领域。近三年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专业内就业学生的岗位主要为系统调试工程师、机器视觉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售前/售后技术工程师、工程/设备工程师等,就业区域广泛分布在省内和省外长三角、珠三角等工业发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