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系部 >> 数字传媒学院 >> 心理健康 >> 正文
-为什么一到我发言,就紧张得不行? -其实大家都会 | 骨子里的“战或逃”
来源:球王会体育官网  作者:  编辑:传媒系  日期:2019-12-24  点击率:14694  [我要打印]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发言经历。屋子里所有人安静下来,视线全聚焦在你身上;你的脸逐渐变红发烫,心跳开始加速,呼吸变得急促;除此之外,你的瞳孔也在无意识中放大;甚至你的手、脚、声音都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你好像磕磕巴巴地说了些什么;但当你坐下以后又开始懊恼,为什么之前明明想好的ABC全忘讲了……

战或逃:我们身体里的应激反应       

对此,心理学给出的解释是,你的身体进入了应激(对应英文是stress)状态:各种自动的机体反应接踵而来,让你感到很不舒适,甚至想要当场逃离,或是暗下决心以后再不要做出类似的尝试。

而这也是心理学中著名的 “战或逃”反应(fight or fleet response),即在面临某些令人恐惧的事件(比如上课被点名回答问题,或是遇到一条大蟒蛇)时经由激素作用自动激发的一系列生理反应,从而帮助你留下来应对挑战,或是逃离到更安全的别处。

大家肯定都有过怯场的体验吧。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解释,“战或逃”反应上可追溯到遥远的荒蛮之际。当我们的祖先遇到危险时,他们可以选择留下来战斗,或是逃得越远越好。而在两种情景下,身体自发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其实都能帮助他们迅速调动自身的身体资源,从而更好地应对威胁。当然,虽然我们无法穿梭回远古来验证这个理论假设,但现代心理学家也通过研究证明,“战或逃反应”可能真的就植根于我们的骨子里。

骨子里的“战或逃”

已有研究认为,遇上“危险”情景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危险”也可以是被想象出来的),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刺激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激素,从而引发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的上升;体表血流量减少,而运往肌肉、大脑的血流量增加,因此,你既可能小脸煞白,也可能满脸通红,还可能会白一阵红一阵;在应激状态下,你的全身肌肉都紧张起来并随时准备做出反应,所以你也可能开始不自主地颤抖。

而由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研究者杰勒德·卡斯坦蒂(Gerard Karstenty)等人最近则发现,除了肾上腺,我们的骨头里可能也有和“战或逃”反应相关的东西——一种名为“骨钙素”的激素。

在卡斯坦蒂的实验里,研究人员先让老鼠和人类被试都暴露在压力情景下,随后测试血液中骨钙素水平的变化。

这个压力情景是什么呢?我们的老鼠被试被监禁了45分钟,人类被试则被临时要求发表一个10分钟的演讲(演讲和监禁,你选哪个?)。在如此应激状态下,被试血液中的骨钙素水平激增到了平时的1.5倍。

随后,研究人员敲除了部分老鼠身体中与合成骨钙素相对应的基因,经历了这一步骤的老鼠被试在压力情景下转而表现得云淡风轻,各项生理指标几乎没什么太大变化。

后续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骨钙素通过关闭自主神经系统中起到消退“战或逃”反应的部分功能、使神经系统的其它部分得以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激发“战或逃”反应的效果。

看来,“战或逃”反应不仅是天生的,而且还有存在于骨子里的“证据”。

存在即合理:“战或逃”的意义

现在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战或逃”反应的表现和机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它带来的脸红紧张腿打颤,这一系列自动反应其实也可以被理解为我们的身体在给自己加buff

当身体的应激状态被启动时,我们的呼吸加快,血流量增加,肌肉收缩,反应更加灵敏——而这一切其实都在为我们积蓄能量,让我们更有效地应对威胁,从而在工作和学习中有比平时更加优秀的表现(所以DDL来临之际的生产力飙升并不奇怪,因为你的身体产生了应激反应了嘛我不是在说我自己);而在威胁生命的危机出现时,被激发的“战或逃”反应也往往能帮助我们绝处逢生。

这样一讲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所谓“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心怀恐惧继续向前”。或许我们也可以说,除了恐惧本身一些不那么良好的体验之外,它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你的身体在向你发出“全军出击”的信号,它已经帮助你做好准备,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当我们不再被恐惧吓退而裹足不前,而是告诉并相信自己,身体产生的这些反应也可以帮助我们表现地更好,“战或逃”也能够让我们更加有勇气去应对生命中的挑战。

 


E-mail:
作者:
编辑:传媒系
上一篇:是谁/什么让他/她得了抑郁症?(个性不同?境遇不同?没那么简单)
下一篇:疫情下的焦虑,一次存在反思的机会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思雅路8号
纳税人识别号:52520000090327188H
黔ICP备20002667号